主题图书、主题出版、图书博览会、图书线上展览、云展销大会、现代化图书馆……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和全民阅读活动的广泛开展,许多有关图书出版、营销模式、阅读方式等体现时代特征的专用称谓、网络热词不断出现,时常撩拨着我的购书瘾和阅读欲,也让我经常忆起上世纪九十年代参观改革开放前沿城市广州购书中心后写下的那篇自鸣得意的急就章《商海涌动读书潮》。
1997年初,我作为基层部队新闻干事有幸被遴选到广州军区《战士报》社进修。有一天,我接到一个“硬”任务:采写一篇下周“战士指看南粤”专版的头条稿!哎哟喂,这个专栏要求选题新颖、素材鲜活、夹叙夹议、有论述有思辨,要尽量展示改革开放前沿地区珠江三角洲的发展变化。像这种“硬骨头”、重头稿,我们来自基层部队的新闻干事、报道员谁敢“啃”啊!?
编辑老师见我抓耳挠腮,一副窘相,微笑着给我“点题”:“抽空参观一下广州购书中心呗!”
“嗯嗯嗯,这下有题材啦!”我乐得一蹦三尺高……
处于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珠江三角洲是个经常爆出“冷门”的地方,继房地产、炒股、经商等一个个热潮之后,那些年又悄然兴起了读书热。广州市于1994年底建成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图书市场——广州市购书中心,开业后迅速成为书迷云集的好去处,每天客流量达2万人次,成交额在70万元以上。
那一天,我带战士报道员左振宇一道走访购书中心。在络绎不绝的人流中,我俩随机采访了不少不同年龄段的购书顾客,大家都说购书中心是他们最喜欢逛的地方,浏览琳琅满目的图书也是一次难得的提升素质机会。二楼展示着企业运营、行政管理方面的专业书籍,各个书架前人头攒动,热闹异常。几个自称掌管数百万、上千万元资产的私营企业老板、商贸公司经理谈到,珠江三角洲地区不少企业、公司的管理方式、管理水平和经营规模已走上现代化、国际化的轨道,尽管目前自己的企业发展势头不错,但不“居安思危”,不注重学习现代化管理模式、更新知识结构,就意味着今后会在强手如林的市场竞争中丧失竞争实力。而在三楼展厅整齐排列的电工、医学及各种专业技术方面的书籍更是吸引了一大批打工仔、打工妹青睐的目光。几位受访者表示,随着高科技产业的兴起,他们这些外来务工者逐渐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凭力气吃饭固然重要,如果缺少知识积累、缺乏一技之长,将来会难以适应经济迅猛发展的要求,趁现在年轻多看看书,多学点本领,也能增加今后参与社会大竞争的本钱。
置身于广州购书中心浓烈的书香氛围,我们逐渐悟出了作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龙头”的广州缘何兴起阅读热的个中原因和答案,体会到了珠江三角洲这块热土对人才、对知识的渴求以及工作生活于经济发达地区的人们自觉提高现代素质的强烈愿望和危机意识。
让学习之树常青,愿书香直抵人心!这是我们当时参观购书中心后的深刻印象和切身感受……
就是那次走马广州购书中心的经历,也让我这个仅有高中学历、不是新闻“科班”出身的团队新闻干事,找到了突破写作“瓶颈”、弥补能力“短板”的路径——多读书,读好书,丰富精神营养,储备知识富矿!时至今日,虽经多次岗位变换,爱好阅读写作的习惯一直坚持不懈,未曾荒废。
不经意间,我曾惊奇地发现,数字化时代知识传播逐渐碎片化,“低头一族”沉迷各种眼花缭乱的娱乐文化中,在被抖音、快手等社交媒体占据闲暇时光的当下,还有多少人能静下心来捧着一本书静读、品味呢?这些令人忧心的状况不仅使得书籍、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遭遇巨大危机,也让以书籍、报纸、杂志等文化产品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图书馆面临被现代人边缘化的危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文化小康”绝不能落下!记得2020年10月中央印发《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国民综合阅读率显著提升。我有理由相信,随着“全民阅读”风头正劲,氤氲书香必然会深深点亮文明之光,浸润人们心田,浸润国人的小康生活,“书香中国”的美丽愿景一定会如期而至、成为现实!
分享到朋友圈
1)文章会挂上你的二维码提高爆光率
2)分享出去的文章你就是作者
3)将会获得网站金币
4)首页推荐快速加粉丝
5)像公众号一样传播你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