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微信文章 > > 中科院科学家发现治疗乳腺癌肺转移的新靶点

中科院科学家发现治疗乳腺癌肺转移的新靶点

发布人:admin  /  发布时间2021-01-18 22:08:16   热度:
CTSC调控中性粒细胞及乳腺癌肺转移的功能机制模式及卡通示意图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胡国宏研究团队发现组织蛋白酶C(CTS

CTSC调控中性粒细胞及乳腺癌肺转移的功能机制模式及卡通示意图

CTSC调控中性粒细胞及乳腺癌肺转移的功能机制模式及卡通示意图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胡国宏研究团队发现组织蛋白酶C(CTSC)可以作为肺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靶点,用特异性抑制CTSC的临床二期小分子化合物AZD7986可以显著抑制乳腺癌细胞肺转移。该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2021年1月15日凌晨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癌细胞》上。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同时也是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类型之一。在包括乳腺癌在内的众多肿瘤类型中,90%以上的肿瘤病人死亡是癌细胞转移导致的。肺是最常见的乳腺癌远端转移靶器官,也是人体气体交换的场所,发生肺转移对肿瘤病人具有致命的威胁。在目前治疗效果最差的三阴性乳腺癌亚型中,肺转移是导致治疗失败和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胡国宏研究团队2017年在《自然细胞生物学》上发表的论文和其他众多的研究成果都充分证实中性粒细胞在乳腺癌转移微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具体调控机制尚未清晰。这极大地阻碍了相关治疗策略的开发和应用。

胡国宏研究团队首先发现CTSC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肺转移呈显著正相关,这提示CTSC可以作为乳腺癌肺转移风险的标记基因。研究人员在小鼠体内证明了CTSC能促进乳腺癌细胞发生肺转移。CTSC可以诱导中性粒细胞形成富含颗粒酶的DNA网状结构,帮助乳腺癌细胞发生肺转移。

AZD7986是阿斯利康公司开发的CTSC特异性抑制剂,用于治疗非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症,目前已经进入临床二期试验。研究人员发现,对自发肺转移的原位移植模型小鼠施用AZD7986,能显著抑制乳腺癌肺转移的发生。

这项研究发现了CTSC是乳腺癌肺转移中具有标记作用和功能的分子,充分说明了微环境对癌细胞转移的重要调控作用,为治疗乳腺癌病人的肺转移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新的靶点。(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分享家规则

1、第一分享家好处是什么?

1)文章会挂上你的二维码提高爆光率

2)分享出去的文章你就是作者

3)将会获得网站金币

4)首页推荐快速加粉丝

5)像公众号一样传播你的文章

2、如何成功激活分享家?
任何微信搜索用户都可以成为分享家,您只要把任何一篇文章成功分享到微信朋友圈(必须是微信朋友圈,分享到其他平台是激活不了的哦),系统就会立即自动激活您成为分享家。
3、如何成为第一分享家?
第一分享家是分享家族中最高荣誉,在分享家族中分享同一篇文章贡献值最高的用户就是该文章的第一分享家。
4、怎样统计我的贡献值?
贡献值是来自您分享文章到微信朋友圈好友的访问量,访问IP次数越多,贡献值就越高。同样您朋友在微信朋友圈转发您分享的文章,其贡献值也是属于您的。朋友帮您转发的越多,您的贡献值就会更高。